京城被两条绿化隔离带环绕。其中,“一绿”位于四五环路附近,“二绿”位于六环路附近,起到美化环境、防止城市无序发展的作用。据统计,仅在“一绿”地区就分布着个公园,它们如同翡翠珠子,给城市戴上了绿色项链。提质升级后的东坝公园一片葱茏。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程功摄随着城市发展,“一绿”地区从城乡结合部变成了繁华的城市,一片林、一条路、几把座椅的公园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去年,第一道绿隔地区的20处公园因地制宜完成升级,涉及朝阳、海淀、丰台区。如今,这些公园变得更美更舒适,对小动物也更友好。今年,还将有20处绿隔公园启动升级,包括朝阳区的东风公园、海棠公园,石景山区的老山城市休闲公园,昌平区的半塔郊野公园,以及丰台区的晓月郊野公园等。“一绿”·数说●“一绿”公园共个——米范围的居住区有近千个最高瞬时接待游人数量达51.3万人年接待游人约万人次●首批升级20个公园——补植常绿和彩化树种株花灌木2.5万余株营建自然带和保育小区20余处修缮园路70公里新增或改造公共卫生间20处管理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6处增加了篮球、乒乓球等健身场地30余处健身器材处●东坝公园鲜花看不尽人在画中游由于气候原因,北京的春季花朵繁多,湿热的夏天却不怎么受花儿的青睐。即便如此,这个季节的东坝公园中仍能见到不少花卉,比如洁白的玉簪、热烈的月季,还有金鸡菊、山桃草,为葱郁的森林平添了色彩。时间回到今年春天。当时,公园刚完成改造,沿园路徜徉,周边是看不尽的鲜花:大片的二月兰花海如氤氲的紫雾,榆叶梅、海棠俏立路边;连翘是金色的,茂盛的藤蔓堆成小山;前一年新栽的牡丹和芍药,也吐露了花蕊……人在园中,仿佛闯入了画里!“公园大变样了,我们差点儿认不出来。”一位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位居民说,从前,别说是各种娇艳的花木了,就连公园的主路都坑坑洼洼。“有一回我亲眼看到,婴儿车的轮子卡在了园路的裂缝里,使了好大劲儿才撬出来。”东坝公园是个老牌公园了,始建于年。园长李远介绍,初建时,东坝地区还有些荒凉,附近只有一两个居民区。后来,周边的楼盘如雨后春笋,居民越来越多,公园已经连续多年超负荷运转,道路铺装、卫生间和廊亭座椅,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去年,东坝公园启动了提质升级。短短数月,就完成了健身广场、文化广场、森林氧吧、生态花园共4项工程,24.4公里的园路原先坑坑洼洼,如今也重铺了一遍。公园还新植了蓝粉云杉、秋紫白蜡、流苏、鸡爪槭、金叶接骨木、火焰卫矛等彩色树种,用野花野草替换了部分冷季型草坪。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师李冠衡参与了改造工程的设计工作。他在对东坝公园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游客愿意在林木茂盛的园区西北部停留,但该区域缺少休憩设施。于是,李冠衡特意在林间设计了栈道,还建设了5个凉亭,如今,这里成为游客休息落座、遮阳避雨的好地方。据统计,改造后的东坝公园游客量提升了大约10%。●八家郊野公园新添健身区域满足全龄运动正值暑假,海淀区的八家郊野公园很是热闹:清晨,家住附近的老人来晨练;白天,放暑假的孩子们争先恐后来打篮球、乒乓球;傍晚时分,这里又成为中年人散散“班味儿”的好地方。虽然名字里带“郊野”两个字,但这早已是历史了。这片区域大约亩,本是城乡结合部的野树林和苗圃地。年前后,在简单地铺设园路、添置设施之后,八家郊野公园正式开园,成为清华等高校的“后花园”。虽然开园多年,短板一直存在。“尤其是公园南部的苗圃地,树种很单一,以圆柏和桧柏为主。”公园改造工程的设计师曹经宇介绍,随着城市的扩张,公园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态功能,而要不断追求景观美、设施便利,还要对小动物更友好。此次公园改造,密匝匝的柏树林间疏伐出了林窗,不但让树木能够接触到更多阳光,也有地儿补栽一些好看的开花植物。据统计,工程共栽植乔木余株,灌木0余株,地被花卉1.7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八家郊野公园新栽了几十种食源蜜源植物,像杜梨、海棠、杏梅、沙棘、文冠果、平枝栒子等。丰富的健身和娱乐场地,也被精心植入到了公园里。“我们前期调研时发现,很多老年人爱在公园里唱戏、跳舞。但阳光直晒着,夏天脑门上直冒汗。”曹经宇介绍,杨柳树的个头很高,林荫之下空间疏朗,所以就在林下建设了亭廊,为游客遮阳挡雨。公园还设置了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和运动区,适合全年龄段人群游玩。就拿运动区来说,包括6块乒乓球场地,以及增建的半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市民可以免费使用。篮球、乒乓球场地都是借助公园的空地改造而成,其中篮球场是利用拆掉后的停车场。八家郊野公园分东西南北4个区域,此次改造工程主要集中在南区。今后,其他区域也将陆续提质升级。●京城森林公园森林湿地兼备体验自然教育朝阳区的京城森林公园被黄杉木店路一分为二。夏末秋初,记者走进东园,扑面而来的是深深浅浅的绿,空气中裹挟着草木清香。顺着园路一直往森林深处走,一片秀美的湿地出现在眼前。四周森林环绕,湖中芦苇茂盛,几只水鸟在湖面上悠然梳理着羽毛。新修的湖畔栈道超平方米,游客能够凭栏赏景,绿意盎然的湿地湖泊尽收眼底。从前,这片湿地只是平平无奇的低洼地,草木荒芜,根本谈不上景观。在绿隔公园提质升级工程中,园方对其进行了改造,引入清澈的再生水,并栽种了芦苇、千屈菜、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形成了面积1.5万平方米的湿地湖泊。有了水汽泱泱的湿地,鱼和鸟都不请自来。如今,煤山雀、北红尾鸲(qú)、乌鸫(dōng)等鸟类,成了公园里的常住居民。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大鹏介绍,东园的主题是“湿地之眼”,西园的主题则是“森林之心”。一街之隔的西园对森林进行疏伐,过密的林子能够透透气,从此清风可以进入,花灌木也有地方落地生根。升级后的京城森林公园以“自然教育”为特色,步道两侧设置了不少标识牌和互动装置,很适合带着孩子去逛逛。记者看到,这些自然教育标识牌很是别致,有的能翻页,有的还有转盘、能拓印。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