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诸葛亮当上了刘备的*事中郎將,总监*粮和税赋。由于刘备有大量兵马,粮草需求大,百姓负担就更大。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心不安定。有一次诸葛亮微服出巡,见一种菜称为“蔓菁”,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可制成醃菜,青黃不接时,这菜可成为当家菜。
诸葛亮对此菜极感兴趣,他向老农问了“蔓菁”的种法,便下令士兵开荒种菜,一方面补充*粮,另一方面又可用作牲畜饲料,一举两得。于是诸葛亮命土兵广种“蔓菁”,*粮充足,常打胜仗,二月兰功不可没。后世人们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二月兰。
二月兰的嫩茎叶用开水泡后,再放入冷开水中浸泡,直到无苦味时就可炒食。这就是二月兰作为野菜时的做法。
二月兰的中文学名是诸葛菜,拉丁学名Orychophragmusviolaceus(L.)O.E.Schulz。它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是我国常见地被植物。因古时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兰,又被誉为中国的“薰衣草”。
二月兰虽然是草本植物,但高可达5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花紫色或褪成白色,花萼筒状,紫色,花瓣宽倒卵形,密生细脉纹,长角果线形,长7-10厘米。
“在这流光溢彩的四月,凑一曲缠绵的紫宴,淡若清词的婉约,摇曳在岁月的枝头。”二月兰植株生活史从每年9月至次年6月,甚至在寒冷冬季仍可保绿不枯,可以较好的覆盖地面。北京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5月开花,5-6月结果。部分花期可延长至夏季,一个居群的花区可延续两个多月, 观赏效果可达一个月之久。二月兰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早春观花,冬季观绿的地被植物。
“我是一朵二月兰,行走在明媚的春天,优雅在光阴的水岸”,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二月兰喜欢生长的环境:喜光、喜水湿。
其实二月兰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萌发早,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酸性土和碱性土都可以生长,但更喜欢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生长。
二月蓝开花量很大,能吸引很多传粉者,于是结实率也很高;每个果实里都有大量的种子,令其扩散很快;此外二月蓝是一年生的植物,传宗接代频繁。上述这些习性,加上很强的适应能力,令二月蓝可以快速占领大片的空地,尤其是公路隔离带或者新开辟的城市绿地。这些地方也是最容易观赏到二月蓝花海的地方。这样的花海会因为草坪管理而消失,但二月蓝总会见缝插针,如季先生所说:“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
朵朵小花聚沙成塔,磅礴之势不可阻挡,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待疫情过去,我们再 ,与繁花共舞!
想了解更多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