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公园流程和植物配置选择

从环境角度来看,将原本可能存在污染和环境压力的工业园转变为公园,能够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提升空气质量,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健康、宜人的生活环境。在社会层面,公园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促进社区交流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经济角度考虑,改造后的公园可以提升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和房地产吸引力,带动周边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精品案例

广东佛山高明富湾绿美生态公园:

该公园位于荷城街道唐美工业园,原来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的地块,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公园。公园内种植了各种绿植,建有亲水平台、石凳、水泥园路等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重庆耐德·三狼公园6号:

该园区由耐德工厂旧址改造而来,从年6月开始改造,今年2月完成,耗时7个月。改造后的园区集文化、艺术、科技、智慧等于一体,成为了城市文化消费新地标。目前,入驻企业已有余家,总产值近5亿,成为了两江文化产业的“新名片”。

苏州黄金港公园:

该公园位于泾上街西侧,葑亭大道北侧,占地.1公顷,周边居住区密集,是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本次提升以儿童友好、全龄共享为重点,以营造美好社区公园、锦绣四时花园为目标,精心打造康体活动、童趣乐园,通过整合优化空间、更新提升设施增加场地的趣味性与活力,展现社区公园的高品质,进一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

主要目的

环境改善:将原本可能存在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工业园转变为绿色、生态的空间,提升空气质量,增加植被覆盖,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资源再利用:充分利用闲置或废弃的工业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其重新发挥有益的作用。

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提供公共空间:为周边居民和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文化传承:保留和展示工业历史文化,通过对工业遗迹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城市的工业记忆。

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经济带动:提升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和房地产吸引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服务业等。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绿化和水体,有助于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改造流程

规划设计

进行现场勘查,全面了解工业园的现状,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明确公园的定位和功能需求,例如休闲游憩、文化展示、生态保育等。制定总体规划方案,包括景观布局、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设施配置等。

项目评估与审批

对改造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济可行性分析等。向相关部门提交规划方案和审批申请,获得建设许可。

拆除与清理

拆除废弃或不符合规划的建筑物、设施。清理场地内的垃圾、废弃物和污染物。

生态修复

对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种植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增加绿化覆盖率。

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道路、步行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铺设给排水管道、电力通信线路等。

景观营造

打造各类景观节点,如花坛、草坪、湖泊、假山等。布置景观小品、雕塑等装饰元素。

设施安装

安装休息座椅、垃圾桶、路灯、指示牌等公共设施。建设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备。

植物养护

对新种植的植物进行定期养护和管理,确保其成活和良好生长。

竣工验收

对改造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运营管理

制定公园的运营管理方案,包括日常维护、安全管理、活动组织等。

植物配置原则

考虑适应性

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以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减少养护成本和资源投入。

抗污染能力

挑选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粉尘和降低噪音功能的植物。例如夹竹桃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构树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抗性,同时能吸收粉尘。

生态修复

选择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植物。比如豆科植物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

景观效果

搭配不同花期、花色、叶色的植物,营造四季有景的效果。如春季的樱花、桃花;夏季的紫薇、木槿;秋季的桂花、菊花;冬季的腊梅等。

考虑植物的形态和高低层次,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低维护需求

避免选择过于娇贵或需要频繁修剪、施肥、浇水的植物,以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安全性

避免选择有毒、有刺或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保障游客的安全。

本地特色植物

选用本地特色植物可以突出地域文化和生态特点,增强公园的独特性。

功能性分区

根据公园不同的功能分区选择植物。如休闲区可选择香花植物,如茉莉、栀子花;运动区选择耐践踏的草坪植物。

生态多样性

尽量增加植物的种类,丰富生态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常用植物

乔木类

银杏:树形优美,秋季叶片金黄,观赏性强,且具有良好的抗污染能力。

香樟:能吸收有害气体,有驱蚊防虫的效果,树冠茂密,提供良好的遮荫。

栾树:适应性强,花期时满树金黄,秋季蒴果似灯笼,颇具观赏价值。

灌木类

紫薇:花期长,花色艳丽,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

海桐:抗有害气体能力强,枝叶繁茂,是良好的隔音和防尘植物。

红叶石楠:新叶鲜红,色彩夺目,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高。

地被植物

麦冬:四季常绿,能覆盖地面,减少水土流失。

二月兰:早春开花,花色淡雅,能自播繁衍。

葱兰:生性强健,花朵洁白,管理简便。

藤本植物

紫藤:花穗优美,可用于廊架、亭台的绿化。

爬山虎:能迅速覆盖建筑物墙面,起到绿化和降温的作用。

水生植物

荷花:美化水面,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菖蒲:可净化水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植物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公园的功能需求,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营造出美观、生态、舒适的公园环境注意事项

安全评估:改造前要对工业园内的建筑物、设施以及地下管道等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排除潜在的危险。

污染治理:若工业园存在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改造后的环境安全无害。

保留历史元素:尽量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建筑、设备或构件,将其融入公园景观,展现工业历史文化。

生态平衡:注重生态系统的构建,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功能分区合理: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活动类型,合理划分休闲、运动、娱乐等功能区域。

交通规划:确保公园内道路系统畅通,方便游客进出,同时要考虑与周边交通的衔接。

无障碍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

公共设施配套:配备充足的休息设施、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设施,并合理布局。

照明与监控:保证公园内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安装监控设备,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改造工程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社区参与:充分听取周边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园的设计和功能更符合居民的需求。

后期维护:提前制定详细的后期维护计划和预算,确保公园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规划和实施工业园改造公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原有特征和基础设施,合理保留和利用有价值的工业遗迹,融入景观设计中,以展现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同时,要做好排水、照明、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确保公园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zjszsb.net/afhzz/960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1